【驾驶技巧】解决“冷”和“滑”, 轻松过冬天!

作者: 廖天翊

来源: 车主之友

发布时间:2024-12-23

冬季用车,如果用一个关键字概括,那就是“冷”。如果要再加一个字,则应该是“滑”。所以咱们整个冬季驾驶攻略,将围绕这两个字展开。

改掉原地热车的“坏习惯”

很多人到了冬天,都有原地热车的习惯,并且自认为是爱车的“好习惯”,殊不知这是我们冬季驾驶中最常见的一个误区。

相信有这种习惯的人,并不是“天生就知道”的,而是因为很多“老司机”的口口相传。然而你真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吗?

原地热车其实是化油器时代遗留下来的“历史问题”,早已不适用于现在。采用化油器发动机在极低温度下是无法正常工作的,如果不原地热车,车根本就没法开。很显然,在当下这个“电喷时代”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。

即便如此,肯定还有很多“老司机”告诉你,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,机油流动性不好,发动机磨损大,所以要原地热车。但是“老司机们”忘了:原地热车发动机就不运转吗?磨损不一样存在吗?事实上,我们以较低的速度行驶,发动机的负荷与怠速运转差别不大,也就是所谓的磨损程度是差不多的。相反,我们用低速行车的方式“热车”,发动机的升温速度更快,更有利于减少发动机的低温磨损时间,反而更有利于保护发动机。

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?无论气温多低,打着车以后,系好安全带就可以挂挡起步了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刚起步的短时间内,不要大油门、不要急加速,最好维持低速行驶。这个过程需要多久?很简单:从你们家车位,开到小区门口就够了。出了小区、上了马路,接下来就可以正常驾驶,只要不马上进入“暴力驾驶”状态就好。

车身被冰雪覆盖的快速应对

早上起来,发现下了一夜的雪,车子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“棉被”,然而却不得不驾车出门,这种情况确实是有点“囧”。对此我们有没有应对的诀窍呢?

首先我们不要着急。到车跟前用手拨一下风挡玻璃上的雪——它有可能一拨就拨掉了。这说明下雪时车已经冻透,雪并没有与车身发生冻结。这种情况处理起来很简单——用车掸子把所有的雪掸掉即可。

如果拨雪时发现底层是“硬”的,这说明下雪时车里的温度还挺高,初段下的雪融化再结冰,在车身和车窗玻璃上形成了较难去除的“冻雪”。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

常规的办法是原地着车,等发动机水温上来,车内有暖风了,然后选择空调的“吹窗模式”,将风挡玻璃上的“冻雪”融化。这么做没问题,只是过于费时间,也费油。

在这里,我们告诉大家一个相对快速解决的办法。第一步当然还是要着车,并开启后窗加热模式。在着车的过程中,我们先用掸子将“冻雪”上的“浮雪”掸去。然后,找两个工具。第一个是喷壶,灌上冰点低于零度(越低越好,比如-25℃甚至-35℃)的玻璃水,喷洒在风挡玻璃和侧窗玻璃的“冻雪”上。第二个工具是塑料制成的冰铲。没有的话,找个塑料片(例如CD盒的盖子)也行。用它将风挡玻璃和侧窗玻璃上的“冻雪”铲去。由于喷洒了防冻玻璃水, “冻雪”将不再那么坚硬,很快就能铲干净了。

注意,这些工作仅需针对风挡玻璃和侧窗玻璃即可。后风挡有电加热,很快“冻雪”就可以融化掉。

冰雪道路的驾驶方式

说到冬季驾驶攻略,大多数第一反应应该就是如何“冰雪驾驶”。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说说这个。

首先我们还是建议广大车主,冰雪天气“能不开车就不开车”。这不是废话。冰雪天气的事故隐患明显多于常规天气。所谓“你不撞人人撞你”——有些问题不是谨慎小心就一定能彻底解决的。如果必须要冰雪天气开车,则需要注意好以下几点。

·保持车距

常规驾驶,保持好车距当然是必要的,肯定要比平时大,但太大也不行——别人会不停地加到你前面,反而增加事故隐患。

·控制车速

相比车距,更关键的其实还是保持好相对速度——与车流速度越一致越安全。喜欢开快车的这时候要压住性子,左右穿插反复并线肯定是不行了。那么慢就一定安全吗?当然也不是,跟上车流的节奏才是最好的。

·不抢绿灯

雪天城市路况驾驶,最需要注意的是过路口。喜欢“抢绿灯”的驾驶者这时候一定要小心,冰雪天气“抢绿灯”,大概率是会出事故的。正确的办法是,即便前方绿灯,依然要保持合理车速跟随,并随时做好变灯减速的准备。那种“赶紧跟上前车赶在这个绿灯一起过去”的想法,要彻底放弃——你这么想,结果前车看到变灯一脚刹车,平时你能停下,这时候追尾是肯定的。

·转弯提前刹车

没有冰雪驾驶经验的人,大多数会在弯道上发生“漂移”——轻则吓一跳,重则发生碰撞事故。注意,冰雪路面附着力低不光是刹车距离变长,转弯时车轮同样会抓不住地。很多没有经验的驾驶者,会在车子进入弯道以后觉得快了再刹车,此时已经晚了。具体冰雪道路多少速度过多大的弯,这取决于驾驶者的经验,没法给你一个准确数值。我们的建议是:没有经验的驾驶者尽可能在入弯前将车速降到足够安全的程度,哪怕入弯以后觉得慢了再加速都行。

注意好以上这几点,常规的冰雪路面你基本上就可以应对了。非常规的路面,对于普通车主来说,最头疼的应该是坡道。

冰雪路面上坡时打滑怎么办?一个相对简便的办法,是将车辆倒回来,并且在与坡道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相对快速起步—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助跑”,让车子带着一定的速度上坡。与此同时,在整个上坡过程中要保持好油门开度——太大太小都不行。手动挡车型上坡后不要换挡,自动挡车型也最好选用手动模式来固定挡位。如果这样都上不去,这说明这个坡道的难度太大。此时要么选择别的道路,要么就只能通过一些专业手段(如在冰面上铺上沙土、草席等方式)来解决了。

冰雪路面下坡同样不轻松。如果只是直线下坡还好,越是带转弯的下坡,越是要特别小心。正确做法是尽可能控制好速度,一定不能快。在下坡过程中,要尽量靠挡位控制速度而不是刹车——无论手动挡还是自动挡皆是如此。当感觉挡位“压不住速度”时,可适当带刹车,但切忌一脚踩死。对于比较陡同时又要大幅度转弯的坡道,没有经验的驾驶者建议不要尝试,一旦发生侧滑,后果会非常严重。

其他注意事项

除了专业人士,或者说非常懂行的雪地驾车爱好者,普通驾驶员务必切记:雪天不要进山。山区道路多弯、多坡,如果道路积雪是非常难应付的,冒然驾驶极易引发恶性事故。即便是有经验的驾驶员,此时进入山区道路也不可心存侥幸——雪链等防滑装备一定是不能省的。

其实,雪后的山区道路才是最危险的。此时大部分的道路上积雪已经清理或融化,感觉危险和隐患已经解除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,道路上或多或少地会存在小块、小片的积雪或冰块。尤其是在山区的背阴面,未彻底清理或融化的积雪会很常见。一旦没有经验的驾驶者进入这一区域,又没有提前控制好车速,就很容易引发事故。所以雪天以后进入山区道路驾驶,即便看上去路面整洁干净,也要比其他时候更谨慎——车速不能快,而且要时刻注意路面的异常情况。

还有一个特别提示就是城市雪后的夜间道路。大多数城市道路,下雪后都会喷洒融雪剂。此时的路面湿漉漉的,感觉并没有什么危险。然而如果你是午夜或凌晨出门,此时气温骤降,白天的“融雪”会在路面上重新上冻。这种路面俗称“地穿甲”,它的附着力比雪地还低,而且极具迷惑性,驾驶者要特别小心。

结论:

至此,你对于冬季驾车应该没有太多顾虑了吧。其实只要注意好“冷”和“滑”这两个关键词,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应对,我们就能安全地度过这个寒冷的用车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