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驾驶如何做更像老司机?
作者: 杨静
来源: 车主之友
发布时间:2024-07-31
夏季天气炎热,在烈日暴晒下,不光咱们驾乘者难受,车辆其实也难受。在这个季节里,一些新手司机会发现,很多老司机的用车方式与平常不一样了。他们的有些做法,也与自己采取的方式不同。这些老司机这么做有什么道理吗?面对夏季用车,我们怎么做才更像一个老司机呢?
老司机上车不先开空调,只是为了省油吗?
很多新手司机到了夏季,上车启动车辆以后会第一时间启动空调,但却车窗紧闭。这很好理解:我们在使用家用空调的时候也是这样的。然而这么做,往往效果并不好。常常是车开出去一两公里了,车内依然闷热难耐。驾乘者也是满头大汗。
当我们有机会乘坐老司机的车时,会发现他们的操作顺序完全不同。老司机上车启动车辆后,第一件事是打开车窗。有的老司机,甚至会在上车前,将车门先打开,然后人在阴凉处待一会儿再上车。开启车窗、车辆起步后,老司机们才会打开空调。这时候,老司机仍不会急于关闭车窗,而是等车开出去几百米,有一定速度以后再关闭车窗。然后这时候我们发现,平时不太“灵光”的空调变得不一样了,车内很快就会变得凉爽起来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其实道理很简单。车辆在烈日下暴晒,会形成一种“温室效应”,车内会积攒大量的热量。这使得车内的温度,要远超外界的环境温度。此时如果我们紧闭车窗,让空调的凉气去与车内的高温PK,自然是费时费力。而且这个过程中,由于车内温度过高,紧闭车窗车内空气不流通,驾乘者自然也会非常难受。通过先通风的方式,让车内温度迅速降至与环境温度一样,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这种方式降温效果更快,而且还更省油,老司机自然是乐意采用。
然后我们还会注意到,此时讲究的老司机会先开启空调的风量,过一会儿才会按下空调AC按钮,这又是为什么呢?道理类似。烈日暴晒下不仅车内空间的温度很高,而且空调管路里的温度也非常高。这里面积攒的热空气,先通过开启风量将它们“吹出来”,通过开启的车窗散发出去,然后再开启空调AC让压缩机启动制冷,这样也能达到节油的目的。
Tips:为什么总看见老司机在切换内外循环?
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切换按钮,新司机经常是“熟视无睹”,但老司机却经常在手动切换,这里面又有什么奥秘呢?
车辆在烈日暴晒后开启空调,老司机是不会马上选择内循环的,因为此时车内的温度比车外还高。当车辆行驶一定距离以后,老司机往往又会先选择内循环。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让车内温度更快速下降。当车内温度降到比较合理的温度时,老司机又会切换回外循环。这么做,是因为选择外循环可以更好地保证车内的空气清新。
怎样学着老司机停车挑地方?
大热天停车要停阴凉地儿,这新老司机都知道。但怎么选阴凉地儿,这里面却是有学问的。
曾经有一位新司机,大夏天与老司机一起到一个景区游玩。停车的时候,新司机找了个有阴凉的地方停下了。结果发现老司机的车刻意绕了一圈,却找了一个有太阳的地方停车。新司机当时心里还犯嘀咕:找阴凉地儿停车,这老司机不知道吗?
结果等游玩结束取车的时候,新司机傻眼了。自己的车正在烈日下暴晒,而老司机的车却在阴凉地儿里待着呢!
至此大家应该明白怎么回事了。没错,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是不一样的,阴凉的位置自然也就不一样。所以我们停车,要选择取车时的阴凉地儿,而不是停车时。再直白一点,如果你是上午到达目的地,下午取车。停车时建筑物的西侧有阴凉地儿,但我们却应该将车停在建筑物的东侧。
Tips:找阴凉首选建筑物,次选大树下
老司机停车,如同同时有建筑物和树下的阴凉地,他们肯定会首选前者。倒不是说后者遮阴效果不够好,主要是为了防鸟粪。尤其是在郊区、景区等飞鸟多地方,夏季停大树下几乎100%车上会落鸟粪。新司机或许会问:鸟粪怎么了?注意,鸟粪对车漆是有腐蚀作用的,必须立刻清理,其麻烦程度恐怕不亚于车内高温吧?
“停车时窗户开条缝?”这事儿有讲究
一些新手司机在网上看到停车的时候车窗开条缝,可以避免车内温度过高,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注意,遭遇各种尴尬。老司机表示:这种操作其实是有很多讲究的。
首先,烈日下停车,车窗开启一定缝隙能达到通风的效果,对于降低车内温度是有一定作用的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可以这么操作。但前提一定是“条件允许”。
那么哪些情况算是“条件不允许”呢?如果你是长时间停车,尤其是过夜停车,尽量不要这么操作。车窗留有缝隙,从防盗的角度是存在隐患的。即便是停在正规停车场,也有可能导致车内物品丢失。另外,夜间如果车窗开启,蚊虫很容易飞进车内,这也是比较尴尬的事儿。
天气多变的地区,这一方法也要慎用。一旦停车过程中下雨,后果可想而知。如果你的车是停在路边,或者是某个工地旁,也最好别这么操作。否则取车时车里一层土,恐怕比高温还让人恼火。
其实有一些车辆,是考虑到人们这种需求的。例如普锐斯的部分车型配备了太阳能天窗。停车过程中,天窗会自动给车内通风换气。如果你驾驶的是这种车,新老司机就都不用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。
遮阳板如何才能“物尽其用”
遮阳板是拿来挡太阳的,这个新老司机都知道。但如何做到“物尽其用”,就不一定所有新司机都清楚了。
我们在开车的时候会遇到这种情况:迎着太阳,但由于太阳刚刚升起或夕阳西下,太阳的位置很低,即便打开遮阳挡也挡不住。怎么办?老司机此时会通过调整遮阳板的角度和调整坐姿来解决这一问题。遮阳挡的角度是可以“无级调节”的,当我们把遮阳挡调整到与地面垂直的位置时,会发现它遮挡的范围更大了。如果还不行,适当调高座椅、身子坐直,也都能缓解这一问题。
遮阳挡不光能遮挡正前方的太阳,它还可以遮挡侧面的太阳,这是很多新司机不知道的。操作方法也很简单:将遮阳挡右侧(单指驾驶位)的卡扣掰出来,遮阳挡就可以水平方向旋转了。然后旋转至侧窗位置,它就能为我们遮挡侧面的阳光。
烈日下控制车速不仅仅是防止爆胎
在夏季正午的烈日下,高速行驶在高速公路或国道上时,我们经常会发现老司机们会下意识的控制车速。这么做是为了防止爆胎吗?其实不然。只要轮胎没有问题,即便夏季高速行驶也没有爆胎隐患。老司机这么做,其实是出于视线干扰的考虑。
一些新司机可能已经有这类经历,在夏季烈日高温下在公路上高速行驶,会时不时感觉公路远处有一阵阵的“泛白”或反光,感觉像是前方的公路上有一滩水一样。这其实就是太阳暴晒下路面温度过高,导致了不同区域的空气密度差异产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。这种现象会干扰驾驶者的视线,有时候即便是戴墨镜也无法缓解。当此时前方如果有突发情况时,被忽视的几率要高于平时。那么此时,最稳妥的做法自然是适当控制车速,集中精力驾驶。
墨镜的正确使用
夏季驾驶有没有必要戴墨镜?老司机认为,这种情况因人而异,并不见得人人都要戴墨镜。毕竟,驾驶者在车内,并不会被阳光直接照射。车内也有专门的遮阳措施。不习惯戴墨镜的驾驶者,刻意带上墨镜反而有可能降低判断力。
另外,进入背阴的路面、进入隧道,以及临近黄昏的时候,一定要及时摘掉墨镜,这是很多新手司机会忽略的。都开启车灯了,才发现墨镜还没摘,还一个劲抱怨车灯怎么不够亮——有这种经历的人估计不少。
进入隧道一定要开启车灯
进入隧道要开启车灯也是老司机经常挂在嘴边的经验之谈。按说这一条适用于所有季节,而不单止夏季。不过相对而言,夏季要更加注意。原因就是夏季的阳光更加强烈,驾驶者进入隧道以后眼睛的适应过程更长。如果你进入隧道而不开启车灯,你被其他驾驶者“忽视”的几率就会更大,引发事故的几率自然也就更大。尤其是双向行驶、中间没有隔离带的道路,一定要在进入隧道前提前开启车灯。
结论:
夏季相对于其他季节,其实主要是两个关键词:烈日与高温。而如何应对好它们,老司机们积攒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。这其中,有些经验可以让我们更舒适、更省油,而有些则涉及到人员安全。对于这些,我们不光要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。然后根据这些经验教训触类旁通。慢慢地,咱们在夏季开车也会像个老司机了。